当前位置:河南热线 > 地市 > 新乡 > 正文
天天速读:【奋战四季度 决胜“全年红”】GDP增速全省第一,我市何以夺冠
2022-11-04 16:11:37 来源: 新乡日报
关注河南热线

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翟京元

疫情持续纠缠、夏季连续降雨、灾后重建任务艰巨……多重考验之下,前三季度,我市经济能交出什么样的成绩单?


(资料图)

11月3日,我市举行国民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,会上发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75.99亿元,同比增长5.6%,增速居全省第一位,创历史最好成绩。其中,工业生产明显回升,消费市场持续复苏等,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亮点。

供给端“稳中加固”

农业稳,天下安。

自去年遭受水灾以来,全市加大灾后重建力度,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修复重建,为粮食丰产丰收提供了保障。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“大头”,今年全市夏粮面积581.91万亩,总产282.26万吨,创历史新高,较去年增长0.6%,增速比全省高0.15个百分点。

秋作物生产期间,遭遇异常高温、连续降雨、干旱等天气,我市及时拨付农业生产救灾资金2870万元,支持轻旱农作物田块及时有效灌溉,农业部门统筹安排确保秋粮颗粒归仓,夯实了粮食安全基础。统计显示,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5.95亿元,同比增长6.2%,比上半年提高1.2个百分点。

前三季度,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1167.49亿元,其贡献几乎占GDP的一半,工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工业离不开畅通和物流,自今年6月13日开始,我市高速公路18个入新大货车“有形卡口”全部撤销,实行“无形卡口”管控,在全国率先实现“疫断其路、货畅其流”,同时创新运用“大数据+网格化”模式织密防控网络,保障企业不停产、项目不停工、物流不停运。统计显示,全市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,增长面85.7%。从重点行业看,前三季度,医药制造业、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、电力热力生产和水的供应业、通用设备制造业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对规上工业拉动力较强,合计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4.4%,贡献率达78.5%。此外,稳链保供政策效应明显,“长链”行业恢复增长,电子、汽车等产业链比较长的行业生产明显提速。

前三季度,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5%,高于全省1.8个百分点。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稳步提升,增速由负转正,这是由于我市实施各种减税降费、促进消费政策,使得服务业企业经营压力得到缓解,盈利状况有效改善,行业信心持续提振。作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,教育、健康和养老等“幸福产业”顺应需求升级新变化,行业发展快速。

需求端“稳中提质”

项目建设是稳经济大盘的主抓手,我市牢固树立“项目为王”理念,谋划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,发展动能不断提升。同时,持续开展“万人助万企”活动,全市近3500名助企干部包联8000个市场主体和项目,帮助企业纾困解难。为推动工业企业达产达效、加力提效,市工信局、市财政局联合开展规上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财政奖励资金申报工作。

自去年10月份以来,全市工业投资始终保持20%以上的高增长态势,今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.1%,比上半年加快3.4个百分点,高于全省4.7个百分点。今年以来,我市持续深入开展“三个一批”活动,项目建设呈现出良好局面,前三季度全市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65.7%,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同比增长63.2%,分别居全省第一位和第二位。

为促进消费增长,我市做好批零住餐企业达限入库工作,举办10余场促消费活动,消费需求加速回升。前三季度,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.6%,增速创年内新高,居全省第二位;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23类商品呈现“增长面近七成、回升面过半”的态势。

新动能“多方发力”

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、人才是第一资源、创新是第一动力,科技创新为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动力。

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是衡量一个地区创新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,去年全市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79.2亿元,投入强度为2.45%,为历史最好水平,居全省第二位,这为今年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。

今年前三季度,创新投入继续大幅增长,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3.6%,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18.9个百分点。

在新产业中,前三季度,从工业领域看,全市规上高技术产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4%、16.2%。从消费领域看,全市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2.8%。从投资领域看,全市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1.1%。此外,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发展迅猛,全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4.1%。

经济增长背后,是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。

今年以来,我市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加快政府职能转变,政务服务效能明显提升。在全省率先建立大数据综合服务监管平台,2000多项审批事项实现“一网通办”,设立“办不成事”窗口专解难题,一系列惠民政策提高了企业办事效率。

市场主体活跃度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,今年以来,我市聚焦市场准入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,不断培育壮大市场主体。截至9月底,我市实有市场主体51.83万户,同比增长10.31%,其中企业14.40万户,同比增长13.93%,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当前,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,我市正在贯彻“疫情要防住、经济要稳住、发展要安全”重大要求,用足用好各项政策,提升工业支撑作用,激发消费市场活力,持续加力经济发展后劲,确保实现“全年红”。

责任编辑:hN_0426
    独家